差压变送器是工业过程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仪表,用于测量两个点之间的压力差,并将其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。其核心工作流程可分为压力感知、机械转换和电子信号变送三个环节。
一、压力感知与机械转换
差压变送器的核心感知元件通常是膜片或波纹管。它内部有一个高(H)、低(L)两个压力容室,分别引入需要比较的两个压力P1和P2。
当两侧压力不等时,压力差(ΔP=P1-P2)会作用在敏感的膜片上,使其产生微小的形变位移。这个形变量与差压值ΔP成正比,即差压越大,形变位移量也越大。这一过程完成了将不可见的压力差转换为可测量的机械位移。
二、信号检测与转换机制
膜片的微小位移需要被精确地检测并转换。传统和现代变送器采用不同的机制:
电容式原理(主流技术):膜片本身作为电容器的活动电极,其两侧的固定电极与它构成两个电容器。当膜片因差压而位移时,会改变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值(一个增大,一个减小)。检测电路精确测量这个电容差值,它直接对应于输入的差压值。
应变片原理:膜片的位移会通过填充液传递到一个金属应变体上,使其发生形变。粘贴在应变体上的应变片电阻值随之变化,再通过惠斯通电桥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。
三、电子信号变送与输出
经过检测电路得到的电信号(电压或电容变化量)非常微弱且非线性。它会被送入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放大、线性化和温度补偿,以消除环境干扰的影响。
最后,经过处理的信号由微处理器控制的电路转换为工业标准的4~20mADC模拟信号或符合特定协议(如HART、Profibus-PA)的数字信号。这个标准信号与被测差压成精确的线性关系,可以远距离传输至控制系统、记录仪或显示仪表,实现对过程压力的精确监控与控制。
综上所述,差压变送器通过“压力差→机械位移→电信号变化→标准信号”的链式反应,实现了从物理量到标准化信息的精确转换,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“感知神经”。